說到鹽田、鹽場,一般先想到的是台南七股鹽山,
但私心覺得最原汁原味而且到訪容易的鹽場,
應該投票給台南的井仔腳瓦盤鹽田。
undefined

像我這種怕熱、怕黏膩、怕豔陽的俗辣體質,
最適合造訪南部的季節,就是冬天啦。
所以選擇冬天過來北門的鹽田,
避寒、拍夕照、搞些生態體驗的名目唬爛小孩、把小孩的電力吸光⋯⋯
來北門鹽田打卡,多重目的一次達成。

Google map抵台南北門區後,
先到免門票的遊客中心晃晃,了解地方特色,
有蠻多互動多媒體設施,例如其中一個電子籤,就讓兒子玩很久。
undefined

在北門王爺港沙洲擱淺的抹香鯨,就地掩埋後再挖出骨骼的標本,
目前是鎮館之寶。
undefined

距離北門遊客中心三分鐘車程的『錢來也』,
是偶像劇的重要場景,
是哪齣劇對我來說沒意義,倒是這種充滿復古的雜貨店,
讓我想起國小童年時光,
放學後會握著珍貴的一元、五元的零用錢,衝到學校隔壁的「乾媽店」,
決定很久才買橡皮軟糖、水果條、小袋裝綠豆冰、小袋麵茶粉、紅色素很多的魚片和大豬公⋯⋯
在這復古雜貨店都看到了。
undefined

下午時分的錢來也,特有古意。
undefined

國小的童年時代,積蓄只有一兩個一元五元的銅板,
從來都買不起彈珠汽水,
在我眼裡那是專屬於有錢同學的特權耶~
undefined

終於晃到了最適合拍鹽田夕照的日落時分,前往北門鹽田!

從清朝就有的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,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。
採鹽的過程是先將海水引入鹽池,
經曝曬、水分蒸發後,留下的結晶就是粗鹽。

先民以人工方式將碎瓦片拼貼在鹽田中,
是為了避免曝曬過程中,粗鹽與地上泥土黏結;
這裡曾因曬鹽成本過高而閒置,後來又因觀光用途而復曬,
所以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根本是活古蹟,
也能讓小孩略知,嘴裡吃到的鹽,需要經歷哪些辛苦的過程。
undefined

我們運氣很好,幾乎每個鹽田裡都堆了小鹽山,
據說如果連續下雨,鹵水的濃度上不來,粗鹽結晶無法這麼多。
undefined

undefined

北門鹽田是免費開放民眾下場體驗堆鹽的
undefined

兒子女兒堆的很開心,媽媽也拍得很開心。
undefined

undefined

冬日、暖陽好天氣、遊客少的平日、夕陽下的鹽田~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回程,上高速公路前,
再去廟口補充一碗北門豆花才回家。
undefined

去了七股鹽山、北門鹽田,
發現台南明明產鹽啊,
可是店家賣的羹湯 羹麵⋯⋯等等,
一般覺得應該是「鹹」的小吃,吃起來都是甜的耶,很令人不解~

arrow
arrow

    nly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